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58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二是推进电力市场改革,逐步形成电力市场化定价机制。
调研组的委员认为,通过山西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践,通过先行先试破解资源型区域转型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积累经验,进而指导其他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更使山西省经济增速大幅回落,2009年一季度骤降为-8.1%,为全国倒数第一。
重点流域以及矿区环境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得到了显著恢复。调研期间,牛仁亮详细向委员们介绍了综改区总体方案的制定情况,及综改区要实现的四大目标等相关内容。山西省采煤造成的地表塌陷面积高达5000多平方公里,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既有总体战略规划,又有具体实现路径、时间表。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认为,此次山西综改区批复的意义堪比深圳特区的设立、浦东新区的建设、滨海新区的改革,如果山西抓住机遇,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四次发展浪潮的起点,将带领整个中部转型跨越发展。
始于2008年大规模煤炭资源兼并重组,让山西煤矿多、小、散、低的产业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矿井数已由2008年底的2600座减压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多家,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只有从体制上突破原有框架,才能推动改革发展。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7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低于全国平均1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3.8个百分点。
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重大决策,事关煤炭产业能否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大局,事关煤炭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煤炭工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的大局,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坚决贯彻。1-6月,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较快的省份依次是新疆(48.2%)、云南(26%)、江西(20.3%)、福建(19.5%)、内蒙(16.8%)、重庆(16.7%)和青海(15.8%)。按照目前每吨煤炭25%的设备需求量计算,煤机制造业产值将超过1200亿元,煤机制造行业在4、5年内将持续发展,且设备更新换代在未来几年也将进入高峰。此外,对于国家规划的煤炭基地,能源局明确了原则上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的思想
截至6月底,全国重点水电厂可调水量63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5.7%;蓄能值17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可能给后期水电出力带来不利影响。这为煤炭机械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国宝介绍,神东、陕北、黄拢、宁东基地,将着力推进资源整合、合理布局,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千万吨级矿井群,加快运煤通道建设,保障全国煤炭稳定供应。一般而言,大型煤矿出于安全及效率方面的考虑,比中小型煤矿更有动力采用机械化的作业模式。其中,浙江、广东、贵州每月都有限电,江西和湖南除2月外均有限电。大型煤炭基地呼之欲出煤炭的高效低碳化利用呼唤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的建设。
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7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低于全国平均1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3.8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因此,煤矿行业的整合对煤炭机械的需求会带来促进作用。煤炭一直都是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保持在70%左右,煤炭资源在未来几十年内都将是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五、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拉动作用仍较明显2011年上半年,建材、冶金、化工、有色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情况有所分化,建材、冶金用电增速较快,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9.8%和12.5%;化工、有色用电增速低位徘徊,累计同比分别增长7.5%和6.7%。其中,水电2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火电184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核电4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2%。
1-6月,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较快的省份依次是新疆(48.2%)、云南(26%)、江西(20.3%)、福建(19.5%)、内蒙(16.8%)、重庆(16.7%)和青海(15.8%)。二、来水较常年平均总体偏枯,水电同比增发前5个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均偏枯,其中4月偏枯51%,5月偏枯12%。
我国的资源禀赋是富煤、贫油、少气。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准确判断煤炭工业发展方向、汇集各方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良好预期 带动煤炭机械需求煤炭行业的资本支出主要取决于市场对煤炭未来需求的预期,而前者直接带动了煤炭机械的需求。2011年上半年煤炭行业运行情况2011年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和用电量均保持较快增长;受需求增长较快、来水偏少、电煤紧张、火电亏损等多种因素交织影响,华东、华中、南方等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一、发电量增长较快,新增装机增速放缓1-6月份,全国发电量221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三、用电增速保持较高水平,中西部高于东部2011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增速始终保持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累计同比增长12.2%。
蒙东基地、内蒙古东部褐煤矿区重点实施煤电一体化,煤炭主要供应东北地区。其中,水电18874万千瓦,同比增长8.7%;火电72448万千瓦,同比增长8.9%;核电1082万千瓦,同比增长19.2%;风电3700万千瓦,同比增长70.1%。
十一五以来,我国煤炭资源整合力度加大,煤炭产量逐渐向大基地、大煤矿、大企业集中,为进一步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奠定了良好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政策制定者有提高煤矿行业整体的机械化率的迫切需求。
据悉,十二五末我国煤炭产量将达45亿吨,产能将达到60亿吨,煤酞采机械化率到2015年将至少达到75%,这是煤机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的政策契机。其中,3-5月用电增速呈放缓趋势,分别为13.4%、11.2%和10.8%,6月份反弹至13%。
采矿机械化率亟待提升与国外主要采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偏差,煤层埋藏深、构造复杂,适宜露天开采的煤炭资源量仅占约6%,90%以上的煤层需要采用煤炭机械进行井下开采。我国能源状况奠定了煤炭机械行业发展的基础。此外,对于国家规划的煤炭基地,能源局明确了原则上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的思想。但受装机增加较多等因素影响,上半年水电发电量同比仍增长12.5%。
晋北、晋中、晋东基地,要重点做好整合煤矿升级改造,发展煤层气产业,对优质炼焦煤和无烟煤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分省市看,中西部省份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明显。
企业兼并重组 煤炭机械设备需求的基础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是我国煤炭工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缺口程度看,1月份电力供应最大缺口接近3000万千瓦;1月底至3月份明显好转;4、5月份,由于来水偏枯、火电经营困难,电力缺口又有所增大,5月份最大限电负荷1800万千瓦。
我国目前每百万吨煤炭的死亡人数为1.2人,这一数据远远高于美国0.027人的死亡率。随着山西、内蒙、山东、贵州等煤矿大省的煤企整合重组,煤机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此前不具备机械化采煤条件的矿井由于规模的扩大也可以使用煤机,煤机需求将更上一层楼。
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重大决策,事关煤炭产业能否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大局,事关煤炭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煤炭工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的大局,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坚决贯彻。进入6月份,华中、华东主要流域来水明显好转,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9%;受降水分布影响,重点水电厂来水总体与多年均值相比略偏枯。上半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用电同比分别增长11%、11.3%和15.8%,同比加快5.9、2.6和3.8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容量96166万千瓦,同比增长10.5%。
6月份,华东、华中电网区域出现多轮大面积降水,水电出力明显增加,空调负荷较低,电力供应紧张情况明显缓解,中下旬基本未采取错避峰措施;但南方电网受来水偏枯、气温偏高、电煤供应偏紧等因素影响,电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广东、贵州仍然连续限电。增速仅低于2007年上半年的16%,为2006年以来同期次高水平。
神华集团总经理张玉卓说。经过反复论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于去年10月16日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
根据十二五煤炭工业规划,我国将稳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使大型煤炭基地成为能源稳定供应的重要保障和调整煤炭产业结构的主要载体,晋北、晋东、陕北、黄拢、蒙东、神东、云贵、新疆、鲁西、两淮、冀中等14个大型煤炭基地将为国家经济命脉输送主要的能源。当煤炭资源整合遇到不同声音,国家能源局总是旗帜鲜明地支持整合,推动力度相当大。
发表评论